2011年1月19日 星期三

反「反艋舺」

       《艋舺》主要引起爭議的部份,在於其過多部份指涉暴力、刀槍、吸煙、色情、霸凌等內容。但是回過頭仔細想,《艋舺》是一部黑幫電影,黑幫電影裡面出現暴力、刀槍、吸煙、色情、霸凌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?難不成要那些大哥們玩扮家家酒?
       我想說的,只是「教育」這兩個字的重要性。《艋舺》上映後,真的有人因為看了這部片去模仿片中的行為,加入黑道、逞兇鬥狠嗎?就算真的有,也是少數中的少數,而且也不是電影的錯。該去深思的是,是什麼樣的環境、教育影響了他的價值觀,導致他會去相信電影中的行為是對的、是帥氣的,進而去模仿。
       其實這部電影,根本從頭到尾徹徹底底是一部反黑道的電影,而且反黑道反的非常明顯。有多明顯呢?從結局來看,片中主角個個死的死、傷的傷,沒有人因為加入了黑道而有了happy ending,「年輕的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是風,後來遍體鱗傷,才知道原來自己是草。」這句話是電影中的著名台詞,寓意再明顯不過。但即便是如此,有些人仍然無法接收到豆導的理念,或者接收到了仍然要做故意曲解;抑或趁著樹大招風,搶搭「反艋舺」的熱潮,行增加自身名聲利益之事。
        再來就這部片的分級來看,《艋舺》上映時的分級是輔導級,根據我國《電影片分級處理辦法》規定,「輔」級電影為未滿12歲之兒童不得觀賞。有多少未滿12歲的兒童因為售票員的放水而偷溜進戲院看了,只因為戲院的營業利益考量?此外,在認知到這部片內容可能有黑道暴力、色情行業、校園霸凌等內容存在的前提下,即便輔級電影沒有規定(以前還是有的,不知何時修掉了)18歲以下未成年人需家長、師長或成年親友陪同,上述這群人如果關心小孩的話,是否應該盡這簡單卻重要的責任?
       如果家長也可以分級的話,最高級的家長應該是要陪未成年小孩去看,在看之前替其做心理建設,並且在看完之後解析電影的核心概念,對小孩做再教育。再不然就算家長本身沒有看,也應該試著了解電影內容並教導子女,畢竟這是你自己的小孩,而不是社會、國家的。家長自己沒有好好教育小孩(當然有些家長或許根本缺乏給予小孩良好家庭教育的能力),卻怪《艋舺》帶壞他的小孩,豈不本末倒置?
      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,明明知道香煙有害健康,但卻偏偏要去抽,抽了之後再來怪香煙危害了你的健康,那也只能套一句批踢踢鄉民的名言:「不爽不要看!」了。這麼多方面需要一起負的責任,卻統統丟給《艋舺》,這樣公平嗎?還是所謂的「大人」只是把《艋舺》當作卸責的工具,落的一派輕鬆?
--
這個好久以前就要寫了,卻在現在藉著某個機會才寫出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